一、普洱春茶的定义
春茶是在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采摘加工的普洱茶。它可细分为 “头拨茶”“二拨茶”“春尾茶”。“头拨茶” 为一年中首次萌发并采制的春茶,芽叶细嫩且多白毫,品质最佳;“二拨茶” 是第二次抽芽后采制的春茶,品相和内质仅次于 “头拨茶”,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;“春尾茶” 是谷雨后至立夏之间采摘的茶叶,经过前两轮采摘后,芽头细小,色泽受雨水影响较为乌黑,但内质仍不错。

二、普洱春茶的主要特征
(一)外观特征
- 整体形态
- 一般春茶比较肥壮重实,这是因为春季茶树生长环境适宜,营养充足。茶叶毫毛较多,毫毛不仅是春茶新鲜度的一个标志,也是茶叶品质优良的表现之一。
- 叶片细节
- 叶片脉络细密,叶缘锯齿不明显。这种叶片特征是春茶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温度、光照等因素影响的结果,与其他季节采摘的茶叶有明显区别。
(二)内质特征
- 色泽与香气
- 春茶具有色泽油润的特点,这是茶树在春季良好生长状态下,茶叶内部物质丰富的外在表现。其香气馥郁,这是由于冬、春季阳光照射弱,茶树生长缓慢,有利于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的形成。在茶树冬眠期间,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,这些成分在春季茶叶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促进了香气物质的合成。
- 滋味与叶底
- 滋味浓厚回甘,春茶中氨基酸、芳香物质、维生素 C 等含量较高,使得滋味鲜爽,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口感,并且在品尝后会有回甘的感觉。叶底柔软厚实,反映出春茶的生长状态良好,茶叶内部的纤维素等物质含量和结构合理。
三、普洱春茶受欢迎的原因
(一)营养丰富,内质含量较高
- 营养吸收与茶叶品质
- 春季温度适中,雨量充沛,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,吸收了充足的营养。这使得茶树长出的芽叶肥硕,色泽翠绿,叶质柔软。制成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,外观上具有高品质茶叶的特征。
- 内含物质与保健功效
- 茶叶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。这些成分不仅让茶叶滋味鲜活、香气宜人,还增强了茶叶的保健作用。例如,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口感的重要物质,同时也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。
(二)虫害少,叶片保持完整
- 虫害因素与茶叶品质
- 春季气温较低,虫害发生的情况比较少。普洱茶本身不需要喷洒农药,所以在春季采摘的茶叶受虫害影响小,叶片能够保持完整,这有助于保证茶叶的品质。
- 营养成分与香气滋味
- 春季气温相对较低,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,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,从而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,滋味更加醇厚。
(三)茶汤表现
- 内蕴丰富与口感醇厚
- 春茶普洱茶好在水,茶叶经过冬天的涵养,内蕴丰富,冲泡后的茶汤醇厚柔滑,就像能从茶里喝到粒粒珍珠一样,口感细腻。
- 滋味浓厚与耐泡性强
- 春季的普洱茶,由于天气、青叶等多方面的原因,所做的茶叶一般茶水的滋味比较浓厚,具有 “七泡有余香,九泡有余味” 的特点,在耐泡性方面表现出色。
四、普洱春茶的挑选技巧
(一)干看
- 外形判断
- 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,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,显得肥壮厚实。这种外形特征与春茶的生长特性和采摘标准有关,通过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茶叶是否为春茶。
- 色泽与香气辨别
- 春茶色泽鲜润,这是其内质丰富的一种外在体现。其香气浓郁而新鲜,不同季节的茶叶香气有明显差异,春茶的香气清新、浓烈,是判断春茶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(二)湿看
- 冲泡表现
- 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,这与春茶的茶叶结构和密度有关。同时,香气浓烈持久,在冲泡过程中能够持续散发浓郁的香气。
- 滋味与叶底观察
- 滋味醇厚,这是春茶内质丰富的又一体现。通过品尝茶汤,可以感受到春茶独特的醇厚口感。在冲泡后观察叶底,春茶的叶底也具有柔软厚实等特征,进一步确认茶叶是否为春茶。与夏茶和秋茶相比,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,香气不高,通过这些对比可以更准确地挑选出春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