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来聊聊易武“七村八寨”里的旧庙寨。旧庙寨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,易武镇在勐腊县北边,离中老边境很近,是特别有名的普洱茶产区。

一、地理和人文
地理位置:旧庙寨属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的曼乃村,也是易武“七村八寨”中的一员。这“七村八寨”被一起提起,是因为它们都有易武地区的典型特征,茶叶香气高扬还持久,挂杯香和茶汤香都很明显。七村指的是曼洒村、曼秀村、落水洞村、麻黑村、高山村、三合社村、易比村;八寨是倮德寨、新寨、旧庙寨、大寨、张家湾寨、丁家寨(汉寨)、丁家寨(瑶寨)、刮风寨。旧庙寨离易武镇有46公里,离勐腊县更远,有152公里。不过路还挺好走的,它就在219国道边上。而且旧庙寨离边境很近,直线距离也就10公里,过去就是老挝了,和刮风寨很像,刮风寨也在老挝边境线旁边。旧庙寨在易武地区偏北,下面还有张家湾和丁家寨。它的国土面积有23.34平方公里,海拔1000米,年平均气温17.50℃,年降水量1850毫米,特别适合种粮食、茶叶这些农作物。这里有耕地2214亩,平均每人能有7.33亩地;还有林地24500亩。
人文历史:旧庙寨这名字,一听就知道这儿有座庙,是关公庙。为啥易武这一带茶山好多关公庙呢?这得从古六大茶山说起。古六大茶山从明朝到清朝特别兴盛,清朝时最鼎盛,像曼松、困鹿山这些地方都产贡茶。大家都知道,清朝民间大量修建关帝庙,这是清政府支持的。为啥呢?当时民间挺崇尚岳飞、屈原这些人,可清政府是外来民族,不管的话会有大隐患,岳飞是抗击外族的英雄啊。但直接禁止人们崇敬岳飞,肯定会遭到强烈抵抗。所以清政府很聪明,大力提倡修关帝庙,让大家拜关公。关公可不是抗击外敌的,他是个忠肝义胆的将军。关帝庙多了,岳飞庙自然就少了。这下大家明白为啥到处都是关帝庙了吧。旧庙寨作为清政府贡茶产地,肯定得修关帝庙。有旧庙就有新庙,新庙寨大家简称为新寨,离旧庙寨很近,也是八寨之一。旧庙寨有88户农户,村里有349人,劳动力有191人。
二、古树和品鉴
古树情况:旧庙寨有成片的古树茶,大概100亩,每年能产古树春茶300公斤。森林深处有些高杆茶树,不过采摘太难了,市面上很少见,那些老说自己有高杆茶的,可别轻易信,没那么多。这儿的茶树以乔木为主,有少量灌木,还有些古树被矮化过。以前有些古树因为刀耕火种给毁了。
茶叶品鉴:旧庙寨这一带的茶叶,香气高扬还持久。回甘和生津比不上勐库的茶,但茶汤饱满度更好,喝起来细腻丝滑。这一带能成为贡茶是有原因的,易武茶不像布朗山的茶那么烈,香气又高,茶汤还细腻丝滑,新茶就能让人马上享受到它的好,很容易被大多数人喜欢。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布朗山和勐库的茶,普洱茶发展到现在,宝贵之处就在于随着时间变化,口感也会变,布朗山和勐库的茶变化更明显,后期转化更好。从条索上看,茶叶条索匀整,茶干香气明显,颜色黝黑但不显毫;口感上,香气高扬,有蜜香和果香;汤色是黄绿色的,回甘生津持久;叶底韧性强,茶气稍微弱点,出汗不明显。
数据解读:旧庙寨的茶是典型的易武地区茶,浸出物不高,茶气没那么重,儿茶素含量也还可以。水浸出物可以理解成茶叶的厚重感,浸出物越多,茶叶味道越重。咖啡碱能提神醒脑,口感上就是苦味。酯型儿茶素就是茶叶的涩感,它像一层保护膜,儿茶素就像塑料薄膜隔在味蕾和茶叶可溶性糖之间,所以舌头感觉涩涩的。儿茶素含量越高,涩感越明显,还会影响苦涩化开和回甘的速度。这层膜要是薄,破了就能回甘,回甘速度就快。所以这个指标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,太小体会不到先苦后甜,太大回甘又太慢。游离氨基酸决定茶叶的鲜爽度,有的茶闻着、喝着让人神清气爽,就是它的作用。这四类物质相互作用,让普洱茶口感有层次感,变化多样。好茶就是这四个指标里有些指标很有特点,极品茶除了指标有特点,四个指标配合还特别协调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