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洱茶中的“马蹄”叶到底是什么?
咱常听到的普洱茶里的“马蹄”叶,可不是马的脚蹄哦,其实它是茶叶里木质化的老梗。春天的时候,雨水比较少,茶树生长得慢,嫩茎也很短。有些茶农采摘的时候,没有用正确的提采法,而是直接用指甲去掐茶叶,这样就容易把茶叶采得太老了。等茶叶初步加工后,干茶里就会出现那种看起来像马脚蹄一样的东西,这就是我们说的“马蹄”。

要是茶叶里只有少量“马蹄”,对茶叶的品质影响不大,可要是“马蹄”太多,那茶的口感、味道啥的就不好了。到了夏天,雨水充足,茶树长得快,茶农采摘的时候基本不会采到“马蹄”。所以啊,我们可以把有没有“马蹄”当作判断是不是春茶的一个辅助办法。不过可别光靠这个来确定是不是春茶,真正要判断春茶,还得靠喝到嘴里的口感。秋天的时候,云南雨水也多,这时候茶叶里的“马蹄”同样比较少。
从产量方面来说,“马蹄”能增加茶叶的重量。春茶本身产量就少,古树茶每棵树产的茶叶也不多,有了“马蹄”,好像能让产量看起来多一些。但大家得知道,要是采太多“马蹄”,对古茶树可不好。把茶梗掐断,这其实就是在伤害茶树,会影响茶树的生长。
再讲讲台地茶和古树茶。台地茶因为方便管理,浇水施肥都容易,所以长得快。古树茶呢,大多长在大森林或者原始森林里,管理起来不方便,主要靠吸收自然的养分,生长得就慢一些。相对来讲,古树茶里的“马蹄”会多一点。但可不能只看“马蹄”的多少,就说这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,要想准确分辨,还是得靠喝茶时的口感,还有茶汤的颜色这些方法。比如说,真正的古树茶,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透亮,喝起来口感醇厚,回甘悠长;台地茶可能就没有这么明显的特点。